10月24日,省会某商场各种换季秋装促销火热,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前来选购 coach包包型錄2012。陈起飞 摄

  跟着秋冬换季,服装销售也进入旺季,众多服装商场、专卖店打折促销服装的广告亘古未有。不少消费者特别是爱美的女士们都想狂逛一番,淘到一两件既便宜又时尚的服装。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,服装折扣猫腻多,买之前一定要货比三家,别被廉价迷了眼。

  促销炽热进行中

  10月23日正值重阳节,笔者走访省会中山路上多家商品专卖店看到,店门前都贴起了“重阳热火促销”、“久久重阳送好礼”等广告标语。业内人士介绍,当初正属冬装上季、秋装打折的黄金阶段,刚送走了中秋、国庆叠加的“双节”,又遇上了此时的促销好机会,所以卖家都不肯放走这一营销商机。

  笔者访问一些专卖店发现,秋装的折扣幅度均为5-7折,而秋款的鞋竟然能打到2-6折。在某家商场的一楼营业大厅内,一条长长的货架四周凑集着许多顾客,上前一看,本来是一家品牌鞋店在促销秋款皮鞋。一款标着原价1900多元的玄色皮靴,促销价竟为300元。一些标着原价一千多元的冬季雪地靴,现价也均为300元。

  常被低价“迷了眼”

  王女士前几天去北国商城逛街,看到很多服装品牌都在清仓打折很是动心,一口吻给自己买了七八套衣服,但抱着一大堆便宜的衣服回家后,很快就懊悔了。她发现这些衣服只管很便宜,但因为是开头的打折货,有的衣服要么色彩不适合自己,要么格式已经不风行了。

  这种“打折购买后悔症”,是不少猖狂购物者都会犯的过错:因为折扣多而购买了并分歧适的衣服;或是碰到了本季最爱的款式打折,便大有不买不解恨的情感,而不论该货品是否还会流行或将会流行。这些衣服买回家基本穿不了几回,实在是一种糟蹋。

  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年青白领晶晶说,本人是个购物狂,不管是平时逛街仍是网上购物,一看到折扣品就轻易“热血沸腾”。于是每次都一下子买回来良多件衣服,但回到家却发现并不都是设想的那么完善。比方说,一双黑丝绒的高跟鞋上镶嵌着一些小亮钻,然而因为在购置的时候不细心检讨,回到家才发明上面有多少颗亮钻已经脱落了。还有一次,她看到一件十分爱好的针织衫,付款后才发现有脱丝的景象,卖家指了指墙上的标语“特价商品概不退换”几个大字,说什么也不给她换。

  应答打折要理性

  省消协相干负责人提示花费者,面对形形色色的打折商品,一定要感性。“打折的衣服必定要穿上身后合适自己,不能由于贪图廉价就随意买下来,那样买回家也不穿,还是挥霍钱。我个别会抉择一些经典款的衣饰,或者百搭的包包、鞋子之类,永远不会过期。”某影楼的服装搭配师小孙先容说。

  据一位经营服装的人士介绍,某些被打折的服装多是商家把衣服上原来厂家印制的价格标签去掉,自己暗里再将打印的新价格标签加上,而后以所谓打折低价进行销售。对此,业内人士倡议,为防止上假打折确当,消费者购买服装前最好提前做些作业,特别是对一些著名品牌,能够先上网查问其真实厂家价钱,或是多走几家商场货比三家,从中懂得所购商品的实在信息。消费者要擅长通过仔细甄别,发现商家打折宣扬中的不实之处,尤其是对那些价格过低的服装要特别警惕。

  另外,工商部分提醒,消费者在选购特价、优惠、降价、促销等商品时,应特殊留神产品是否注明因质量问题而降价,看清商品及包装、购货凭证上的文字标记,避免不法经营者以“特价品”的名义销售“处理品”。正常的商品打折与处置品、残次品、畅销品的降价不是统一个概念,二者在售后服务的保障上不能享有同样的划定。处理品是因商品有品质问题才降价处理的。打折商品则不同,它与商品德量无关,只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腕。打折商品若有质量问题,应一律视为畸形商品履行“三包”(包修、包退、包换)。针对打折商品,假如呈现商家不予退换或其余问题,消费者可持购物凭证向工商部门投诉。

要害词:促销,换季,服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花骨朵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